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土木建筑学院关于全面推进“党建+”工作方案实施

发布者:土木建筑学院(龚小宝)发布时间:2016-04-05动态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推动“党建+”在我校落地生根、见到实效,根据省委组织部、省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行“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和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全面推行“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校全面推行“党建+”工作,现就土木建筑学院全面推行“党建+”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只有领导班子水平提高了,才能带出过硬的队伍,土木建筑学院可以实现“百年交大”发展愿景,利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牢牢把握战略定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在“党建+”干部作风的引领下,践行党中央“三严三实”,立根固本,挺起精神脊梁;落细落小,注重细节小事;修枝剪叶,自觉改造提高;从谏如流,自觉接受监督。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建立了以党委为领头人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廉政建设做到有组织、有活动、有成效。院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的重要要求,切实履行“一把手”的责任,牢固树立“抓党建才能促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理念,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使抓党建和抓发展统筹推进、相得益彰。  

2.在“党建+“政风行风的带领下,建立健全改进加强督查督办工作的常态化制度,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入手,从细节抓起,锲而不舍反对“四风”,进一步营造教师乐教、教工乐业、学生乐学的浓郁校风。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我们要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干事创业的基本遵循和行为准则。同时要巩固教育实践成果,持续抓好作风建设,防止“四风”问题反弹。  

3.在“党建+”廉政建设的风气下,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地生根,不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让学院充满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一是要加大廉政预防教育力度。通过党政班子成员和各支部书记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专家专题讲座、案例通报和主题征文,对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进行专题学习、集中教育,加强对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进一步增强全院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从而筑牢法治思想防线。二是要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政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要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理念,对党风廉政建设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对分管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负起主要领导责任,做到管事与管人相统一。

 

二、加强党建基础建设。    

坚持学校发展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和地方发展需要相结合,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提高相结合,坚持事业发展与民生发展相结合,凝心聚力,扎实推进学院建设。进一步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把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新风尚、展现新作为,促进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与事业大发展的同频共振。2016年是全面实施党委建设三年基础工程及“强基提质”建设的第二年,我们要着力在提高队伍素质、工作质量上下工夫,突出两个作用的发挥。  

1、在“党建+“依法治院的作用,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全”。健全党支部建设制度,完善党支部建设考评机制,从今年开始,每季度对各党支部进行一次检查考核,对党支部书记履职情况进行一次考评,促进党支部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二是“优”。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方面要体现出“优”。要通过培训、经验交流等形式,不断强化党支部书记宗旨意识、党务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查找工作差距、理清工作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创新工作方法,同时要重视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储备。三是“活”。党内活动要活,对党组织而言,活动力就是生命力。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组织党员开展党内活动,用好用活党组织活动经费,激发党支部的工作活力和动力。  

2、在“党建+“师德师风作用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是提素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解决好党员精神上缺“钙”的问题。要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党性分析等制度,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在学校校院两级管理的框架内,深入推进院所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院、所两级的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院、所两级的工作权限,做到权责有机统一,实现研究所在院所两级管理模式中的核心地位由决策与管理中心向决策中心的转变,研究所的核心地位实现由事务中心向管理中心的转变。提升党员岗位技能,督促党员学在前、干在先。

二是严标准。改革科研和教学管理制度,实行灵活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潜心从事教学和科研。建立健全教职工薪资和职务的正常晋级机制,发挥激励作用,体现人文关怀,大力营造埋头实干、以实绩论英雄的浓厚氛围。三是强攻关。按照“合理规划、功能集中、整体配置、资源共享、有偿使用、阶梯收费、提高效益”的原则,实行绩效导向的基础设施使用管理制度,科学制定优化资产配置运营工作的总体方案,适时启动基础设施超标准有偿使用改革,确保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资产的科学配置、有机共享和保值增值。再就是,围绕不同阶段重点工作,成立党员突击队,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把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办学治院的能力。牢固树立“执行力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全面实施目标绩效管理,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强化“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导向,加强后备干部和年轻干部的培养。加大对外输送干部的力度,大力推动干部交流任职、挂职锻炼。

在“党建+“人才队伍的战略下,我们以建强领导班子、培育人才队伍、转变工作作风为重点,打造了团结奋进、敢于担当、积极奉献的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一是建设教育创新的班子以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为目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规范领导班子决策行为和权力运行,形成班子民主、协作、和谐共事氛围,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办班模式呈现多样化且更具国际化,办有詹天佑班、中英合作办学的工程管理国际班、中铁国际班,开展多重形式的讲座论坛,并且在今年我院土木大类、给排水专业率先在全校通过专业评估,使我院基层党建工作在立德树人、抓发展、促改革、保稳定的基础下,高标准高要求的树立学院考核风标,从而更加有力的推动办学质量的提升。二是打造充满活力的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在充分挖掘潜力、分析需求的基础上,盘活人才队伍资源。进一步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人用人机制,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平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在2015年人才引进中,针对需求专业广纳贤才,共计引进各需求专业博士12人,硕士2人,鼓励人员练好内功、岗位成才,制定人才培养规划计划,抓好内培外送。

 

四、加强创新发展建设。    

1.“党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推动下,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成为交通运输行业及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人才培养质量处于国内土木建筑类学院前列。    

一是强化教学基本建设。坚持本科教学中心地位,优先保障经费投入,积极改善教学条件;加大专业建设与调整力度,提升专业整体水平,重点建设以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一批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专业;构筑通识课、基础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三位一体的本科课程体系,加强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推进教学名师工程,强化考核激励机制,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一批优秀教学团队;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好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二是全面推行学分制改革。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与个性发展,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整合、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推行弹性学制,实施选课制和导师制,增加学生学习自主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注重因材施教,实现学生个性发展。三是提升工程教育水平。深入实施“卓越计划”,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努力建设2个以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专业;稳步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力争3个专业(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学)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完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四是建立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健全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完善校院两级教学评估和教学质量报告制度,实现教学活动的动态监控、全程监控。开展质量跟踪调查,建立由校内质量监控、社会评价及用人单位反馈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证机制。五是实施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建立学术型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评判标准;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项目,包括博硕优质课程、教改研究、优秀主讲教师、优秀学位论文、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完善项目评价指标强化研究生导师第一责任人意识,探索建立团队式导师制;建立健全多元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确保对研究生教学、科研的投入。

2.在“党建+”科技创新的触动下,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行业领先”的错位发展思路,重点发展和培育交通工程、土木工程等学科领域,在环境振动与噪声、地下空间及隧道工程、新型交通功能材料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    

一是加强高水平科研队伍建设,大幅提高学术生产能力。大力加强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以研究院(所、中心)为形式,在各个学科特别是特色优势学科,遴选建设一批团结凝聚、优势互补的学科团队,形成科研工作的高地。二是着力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以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和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等平台为依托,整合政府与企业等各方资源,建设一批服务行业和地方的高水平科技平台,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的平台建设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积极参与学校国家级平台的申报和建设。三是加大大项目运作力度。加强与政府、行业的联系,集中优势科技力量,运作和争取大项目。努力培育并取得一批包括国家科技奖在内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或对区域及行业贡献度、显现度高的重大项目。  

四是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在协同创新、决策咨询等方面,提升学院参与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深化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创办大学科技园,尝试以科技成果参股的形式参与企业服务,形成以交通、材料等领域科技应用为特色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3.在“党建+”学科创新的风气下,全面启动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领域培育工作,形成学科宝塔结构,奠定多学科共同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基础,从根本上增强学科专业的办学实力。瞄准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重大需求,领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把握学科前沿动态,选择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的学科专业领域,定目标、定责任、定负责人、组团队、配资源,务必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凝炼方向,重点突破。以轨道交通类学科为基础,向公路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拓展,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交通”学科群。依托我院在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的特色和优势,全面规划,明确学科主攻方向,重点突破。分批次滚动重点支持一部分学科专业发展,以重点带动一般,推动学科专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二是整体优化,突出特色。将传统优势学科与新兴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面向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需求,组织优势学科群积极承担大型项目,提高学科的综合实力。对接交通运输行业,突出交通特色。三是存同求异,错位发展。以交通为特色,坚持传统、准确定位、寻求“异质”,引导学科建设和发展。以轨道为核心,有所为有所不为,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高铁的有利契机,力争在高铁运营和维护管理上形成特色鲜明的行业优势。四是立足江西,服务社会。依托交通行业发展和我省“绿色崛起、小康提速、发展升级、实干兴赣”战略,发挥学校轨道交通、建筑、结构、工程管理等学科优势,自觉把学科建设纳入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重点解决学科前沿问题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

 

五、加强文化氛围建设。    

完成今年各项任务,需要我们紧紧围绕创建一流学院这一共同的思想基础,在引导、凝聚、鼓劲上着力,形成统一思想和良好的发展氛围。  

1.以“党建+”宣传教育为主体,用学院取得的辉煌成就教育全院教职工,增强全院教职工的自豪感;要围绕学校“百年交大”建设等中心工作,常态抓好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教育,增强教职工的使命感;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教职工知晓权益,明确责任;要关爱教职工,畅通教职工的利益诉求渠道,解决实际困难,着力化解矛盾,增强教职工的归属感,把教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进全院发展的建设上来。  

2.把握“党建+”文化建设的发展。重点抓好三种文化的培育。一是以培育全院教职工爱岗敬业、遵章守纪的职业操守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文化。要坚持用先进典型引领风尚,开展“党员标兵”、“优秀党员”等典型评选活动,加强对各类先进典型事迹的学习宣传,通过文化熏陶和道德感召,养成教职工爱岗敬业、遵章守纪的职业操守二是培育以教育理念宣传教育,引导全院教职工树牢“遵章守纪光荣,违章违纪可耻”的责任荣辱观为内容的职业文化。三是培育教职工文化。办好一年一度的“土建杯”教职工运动会等文化体育品牌,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活跃群众文化。  

3.重点建设“党建+”舆论引导,要把镜头对准全院教职工,坚持围绕学生中心工作、教职工精神风貌等方面加强组织策划,加大新闻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要顺应时代发展,适应教职工“口味”变化,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手机报等新媒体来创新宣传思想工作,建好、管好我们自己的微信群、官方微博,占领宣传思想工作主阵地,营造良好的内部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