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 名:姚鸿梁
职称职务:正高级工程师 特聘教授/土木基础设施智能建维研究院副院长
联系电话:13901629697
电子邮箱:yao@toehold.cn
一、个人简介
199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长期从事土木工程领域的设计、施工、检测和自动化监测等技术工作。于2010年创立了上海同禾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领团队以工程质量与安全解决方案为创业方向,以自主研发为驱动力,打造了一系列智能化设备、系统、数据管理平台与整体解决方案。申请了上百项知识产权,其中七十余项专利已获授权。
相关技术与装备已经在一千多项重大基础设施上获得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于2024年10月入职华东交通大学。
二、所属学科及主要研究方向
所属学科:岩土工程、智能建造
研究方向:土木工程结构监测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智能建维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
三、主要学习、工作、科研及培养研究生经历
四、主要科研项目
1. 序列影像自动三维重建技术在公路巡检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编号:2016-2-6 立项单位:浙江省公路管理局
2. TH-PT预应力程控张拉技术的推广应用深入研究 项目编号: 2015-2-13 立项单位:浙江省公路管理局
3. 预应力混凝土数控张拉与压浆关键技术的研究 项目编号: 2016YYYJ001029 立项单位: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4. 结构物外观的数字影像检测系统研究 项目编号:2009H04 立项单位: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5. 预应力张拉程控系统与远程数据管理平台应用研究 项目编号:2012H55 立项单位: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6. 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灾变识别系统研发与应用 项目编号:2020-RGZN-02004 立项单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五、近期代表性论文
近五年发表的论文:
1.《钢板桩施工振动现场监测分析》
2.《机器视觉测量技术在隧道结构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3.《复杂受荷下盾构隧道原型结构试验平台的研发与实证》
4.《Automatic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excavation disturbance of an ultra-deep foundation pit extremely adjacent to metro tunnels》
5.《Effect of assembled H-shaped steel struts with servo system on the safe excavation of a subway station》
六、科技奖励与专利
获得的奖项有:
2017年获得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优秀奖
2017年获得首届中国城市轨交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二等奖
2019年第二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华东赛区三等奖
2020年获得华为开发者大赛2020秋季赛银奖
2021年获得第三届中国城市轨交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优秀项目奖
2021年获得贵州省力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23年获得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第四届安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24年获得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获得授权专利72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5项如下:
1.一种地基深层沉降监测方法 201110219540.5
2.一种砼箱梁预应力张拉系统自动控制方法 201210262825.1
3.压浆机的制浆搅拌系统 201410420176.2
4.一种支撑轴力数控液压装置及变频控制方法 201710159368.6
5.一种支撑轴力伺服系统的并联双机械锁支撑头总成 201710159357.8
6.用于支撑轴力的高精度控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201811428648.3
7.用于轴力伺服系统的低压现场总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201811429479.5
8.可编程液压泵站协作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201911136928.1
9.无线便携式丝杆顶升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201911361695.5
10.支撑头总成、支撑轴力伺服系统及其驱动方式 202010757768.9
11.一种边坡安全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202010842378.1
12.一种桥梁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202011108941.9
13.一种裂缝监测管理系统及监测管理方法 202011108918.X
14.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位移校核系统及位移校核方法 202110469501.4
15.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尾矿库排洪设施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202110571102.9
16.一种边坡位移及倾角监测装置及方法 201610530927.5
17.一种用于静力水准系统的恒液面基准装置及方法 201610528936.0
18.一种结构物二维位移监测装置及方法 201811552448.9
19.桥梁梁板铰缝状态在线识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201910651836.0
20.地质灾害预警的无线低功耗传感网络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201910889098.3
21.埋入式自动测斜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201911387955.6
22.低功耗拉绳式裂缝计及其使用方法 202010862457.9
23.一种索力监测装置、索力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202010979147.5
24.一种广告牌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202011215653.3
25.一种静力水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202210016051.8
七、专著
参与的9项地方和团体标准:
1. 主编团体标准《水工建筑物表面位移机器视觉在线监测技术规程》(T/CSPSTC 106-2022);
2. 参编地方标准《公路水运工程预应力孔道数控压浆施工技术规程》(DB 34/T 3176-2018);
3. 参编地方标准《公路水运工程预应力张拉有效应力检测指南》(DB 34/T 3177-2018);
4. 参编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DB/T 29-280-2020《城市综合管廊运行维护管理技术标准》;
5. 参编团体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保护区安全管理技术规范》(T/CSPSTC 44-2019);
6. 参编团体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健康检测监测技术规范》(T/CSPSTC 43-2019);
7. 参编地方标准《公路水运工程预应力数控张拉施工技术规程》(DB 34/T 3175-2018) ;
8. 参编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团体标准《轴力自动补偿钢支撑技术规程》(T/SSCE 0001-2021 );
9. 参编上海市地方标准《地下结构隔排水主动抗浮技术规范》(DG TJ08-2411-2023)。
八、荣誉
2018年获得上海市高新成果百佳、自主创新十强
2018年参加了科技部第四期科技创新CEO特训营的学习,被评为“思辨之星”
2018年在科技日报组织的首届创新中国年度评选活动中获评“优秀企业家”
2019年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万人计划)
九、社会兼职与活动
担任的学术兼职职务有:国家科技专家库在库专家;上海市科技委专家库在库专家;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专家库在库专家;浙江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岩土工程施工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岩土力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兼职教授;重庆大学土木水利专业兼职导师;工程结构监测国家标准工作组副组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