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学团动态    正文

暑假社会实践二 | “砼心圆”实践队黎川行:青春扎进乡土 多维赋能振兴路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5-08-01动态浏览次数:

7月的赣鄱大地,热浪翻滚。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砼心圆”暑期社会实践队21名青年学子,一头扎进了江西黎川的田间地头、村落院舍,围绕文化惠民、科技助农、精准关怀等五大实践主题,为乡村振兴注入一股股滚烫的青春力量。


银青同台,唱响的不只是歌声


在黎川古城百年教场,实践队员与老年大学学员携手,献上“强国有我,青春有为”献礼建党华诞文艺汇演。青春歌声与传统舞蹈《东方红》同台生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引发全场合唱,线上线下超3000人次观看。“和大学生同台,年轻了30岁!”65岁周阿姨的激动话语,成为银青互动最温暖的注脚。




田埂上,手机成了“新农具”


黄桃基地里,队员变身带货主播:“黎川德胜特产黄桃,个大皮薄,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哟!”主播李笑妮镜头前切桃展示,吸引500余人次观看。“大学生新法子真管用,咨询量翻番!”基地负责人李春明由衷点赞。与此同时,在德胜镇鹿茸菇园,另一组队员深入恒温菇房,琢磨物联网温控、智能喷淋等“黑科技”。眼见手机APP精准调控菇房环境,队员杨明鑫感慨:“科技正让农业告别‘靠天吃饭’!



敬老院里,笑声与掌声交织


一场方言反诈剧笑声不断,队员将“保健品陷阱”编成采茶戏,75岁刘爷爷一拍大腿:“免费鸡蛋是钓饵!”大字版手机操作图助20余位老人开启防诈功能。随后的红歌合唱温情涌动,曾戍边的李爷爷与00后队员共唱《我的祖国》,紧握队员的手:“看到你们,国家就有希望!”



“童心港湾”,小手拉大手的约定


德胜镇“童心港湾”内,队员以生活实例和趣味游戏传授垃圾分类。“电池有毒,是红标!”8岁王明高举卡片响亮作答。临别时分,孩子们紧拉衣角的不舍,让队长练文静声音哽咽:“短暂陪伴,也能成为照亮童年的光。”



弹痕墙前,一堂特殊的“思政课”


追寻红色足迹,实践队深入湖坊镇、日峰镇、潭溪乡等革命旧址研学。在湖坊镇弹痕累累的墙垣前,队员们偶遇一位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老人与青年并肩合影,深情讲述那段烽火岁月。“老一辈用热血和牺牲打下了江山,我们这一代,就要用知识和汗水去建设它、守护它!”队员张百银的感悟引发共鸣。这堂“行走的思政课”,将红色基因化作服务乡村的坚定信念。



科技下乡,守护家乡清流


队员们带着便携式水质分析仪,检测研学基地周边河道、蓄水池水质以及居民压水泵抽取的水质。他们走进敬老院,耐心讲解节水知识,教老人用简易试剂自测水质;深入黄桃种植基地,采集灌溉水、渗滤水样本进行分析,为果农提供科学种植建议。这些扎根一线的科技实践,让学子们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守护家乡清流。



华东交通大学“砼心圆”实践队的黎川之行,正是新时代青年将课堂所学、青春所能,融入乡土、赋能产业、守护“老小”、赓续血脉的生动写照。这群名字里带着“砼”的青年,正用他们的智慧和滚烫的心,在广阔的乡村大地上,一步一个脚印地浇筑着属于这个时代的青春印记,坚实,且充满温度。



一审一校:黄伟豪

二审二校:贺慧文

三审三校:郑 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