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人工环境研究所
一、基本概况
能源与人工环境研究所于2014年在原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教研室基础上组建而成。该专业创办于1993年,是江西省最早成立的为建筑环境和能源应用领域提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咨询与服务的本科教学、科研机构,也是江西省最早具有供热、供燃、通风与空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4年被评为江西省品牌专业;2007年获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新增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被列为江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17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系江西省唯一的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23年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正式招生,为江西省唯一的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研究所具备较合理的人才梯队,共有教学科研人员15人,其中特聘国家级人才1人,江西省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青年类)1人,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短期)1人,教授1人,兼职教授1人、副教授9人、讲师4人。
能源与人工环境研究所科研团队
二、研究方向及成果
能源与人工环境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制氢能储运、光伏光热、储能科学、数据中心热管理及智慧运维、热工水力学及数字孪生技术、余热驱动制冷/除湿等相关领域。近年来,研究所主持或参与了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地区/青年项目、工信部天然气液化关键装备国产化课题及省部级项等目20多项,校企合作项目10多项。其中,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4项、国家863子课题1项、工信部天然气液化关键装备国产化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省部级项目15项及厅局级项目4项。近五年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协会二等奖2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中原油田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甘肃省土木工程抗震防灾青年科技人才奖、厅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发表论文120多篇(其中SCI/EI检索70多篇),申请专利20余项。2024年获批江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2023年获批南昌市重点实验室。
三、承担在研科研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开始时间 | 结束时间 |
1 | 埋地管道泄漏致土壤振动噪声的衰减特性及智能辨识算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2025.1 | 2028.12 |
2 | 服务器负载调度下数据中心热管背板的动态特性及设计优化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2025.1 | 2028.12 |
3 | 滑坡碎屑流致灾区埋地管道的破坏机制及设计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2024.1 | 2027.12 |
4 | 基于Kirchhoff变换和插值型无单元伽辽金比例边界法的非线性热传导反问题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2022.01 | 2025.12 |
5 | 夏热冬冷地区喷雾冷却双层皮玻璃幕墙系统气候适应性理论和实验研究 | 江西省科技厅 | 2024.6 | 2027.5 |
6 | 风机故障影响下数据中心热管背板的换热特性研究和抗故障性能优化 | 江西省科技厅 | 2024.6 | 2027.5 |
7 | 压水堆堆芯大流域流场流动特性及数据重构技术研究 | 江西省科技厅 | 2024.6 | 2027.5 |
8 | 建筑阴影下碲化镉发电玻璃光伏幕墙光-电-热耦合机理研究与性能优化 | 江西省科技厅 | 2024.6 | 2027.5 |
9 | 基于深度学习的数据中心分离式热管系统性能预测和动态控制优化研究 | 江西省科技厅 | 2023.7 | 2025.6 |
10 | 江西省创新领军人才项目 | 江西省科技厅 | 2023.1 | 2025.12 |
11 | 突发呼吸道传染病事件下交通建筑室内环境调控关键参数研究 | 江西省科技厅 | 2023.1 | 2025.12 |
四、师资队伍
教授1人 麻宏强(所长)
副教授9人 罗新梅 周向阳 吴雪峰 熊国华 李庆华 王衍金
邹思凯 康慧伦 吴 静
讲师4人 闵 凯 刘 昱 曾 月 程小松
实验员2人 晏 辉 甘德强